《中国教育报》5月7日第7版刊发了学校党委副书记卢思锋的文章《重视三个关键环节 促进高校征兵工作》,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2014年大学生征兵工作已于4月19日启动,全国高校开始进入征兵季。我校征兵工作已历时十年,十年征兵工作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动员大学生应征入伍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北京工商大学十年中共有147名大学生先后应征入伍,其中2012年和2013年各有40多名学生应征入伍,占全校本科生的0.36%,占男生的0.7%。回顾十年,特别是近两年的征兵工作,我们认为高度重视抓好入伍前的宣传动员、服役期的密切联系和退伍后的学业衔接这三个环节,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征兵工作。
一、高度重视入伍前的宣传动员工作
进一步提高和统一对征集大学生入伍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征集大学生入伍参军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对提高兵源素质,大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快富国强军步伐,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动员大学生应征入伍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提升爱国主义境界的新任务,新契机,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新标尺。第三,大学生积极应征入伍,是给自己找到了携笔从戎,报效国家、丰富经历、锻炼成长的难得机遇。
宣传动员贵在全面、客观、准确。宣传动员的“全面”是指:讲征集大学生入伍的目的意义,讲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成绩、问题和需要,讲大学生入伍的优惠政策等。通过以上的宣讲,要让一些身体条件合格的大学生认识到,应征入伍政治上很光荣,经历上能丰富,成长上有助力,经济上得实惠。
宣传动员的“客观”是指:讲清学校的文化和军营文化的异同,客观地描述军队建设的现状,让大学生入伍前有思想准备,到部队不是去享受生活,不是去镀金,而是要去保家卫国,要尽快做好从学生到士兵的角色转变。
宣传动员的“准确”是指,对国家和学校的鼓励政策宣讲要准确,对入伍参军的目的关系搞准确,大学生入伍参军首先是为国家尽义务,其次才是锻炼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相反。
宣传动员工作要讲究方法且形成长期机制。
二、高度重视与服役学生及其所在部队的联系
大学生到部队服役只是暂时中断学业,绝大多数两年后仍要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所以学校要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保持联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在去年和今年曾两次到本校服役人数比较集中的部队看望入伍学生士兵,使学生士兵和部队官兵深受感动,收到良好效果,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士兵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注意和学生所在部队的联系。通过到部队慰问走访,我们了解到了部队对大学生士兵的评价。部队领导给学校征兵工作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要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训练和提升。二是要教育学生士兵谦虚谨慎。三是要正确对待荣誉,学校对大学生士兵在部队的表现期望值要适当。
三、高度重视退伍学生的学业衔接和作用发挥
大学生士兵退伍回校后,又会面临着校园生活再适应问题,学校要积极提供指导和帮助,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
早做准备,关怀备至。一是要组织好学校的欢迎活动,二是要组织好新班级的欢迎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同期退伍的学生们住在一起,以方便他们“倒时差”、“调节奏”。
学业帮扶,注意细节。学校要和退伍士兵通过交流,建立个性化的学业接续帮助方案,以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积极发挥退伍大学生的作用。一是可以让他们担任新生军训的教官;二是可以在团学组织中用其所长;三是可以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为学校征兵动员工作发挥作用。
抓好政策落实,做好就业服务。学校要主动和地方政府合作,积极落实鼓励大学生士兵入伍的各项政策。避免因政策的落空而让退伍学生受委屈、有误解,损害政府和学校的公信力,影响今后的征兵工作。
高校征兵入伍工作十年来,在党、政、军各方面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的工作在渐入佳境,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疑惑。其中有,每所高校能够征集的入伍大学生比例多少为宜、为佳?如何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尽快扭转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让更多的大学生符合入伍的身体条件?如何进一步加强政府、学校、军队的协调,形成合力,以吸引和动员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报名,应征入伍?(作者:卢思锋 系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
文章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5/07/content_41660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