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导师的故事 第一季(十六)侯门岁月,且行且忆——侯学宾-吉林大学法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法苑动态 > 正文
法苑动态
法苑动态
我与导师的故事 第一季(十六)侯门岁月,且行且忆——侯学宾
发布者:学办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4日 16:16     点击数:

时光如白驹过隙,2016年,我来到吉林大学求学,转眼间今年就要毕业了。回顾匆匆三年,带给我最多指引和教导的人就是我的导师——侯学宾教授。

第一次见到侯老师不是在他的办公室,不是在师生见面会,而是在师门新学期的第一次读书会上(读书会所读书目和相关要求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在微信群里通知),我和初次见面的师门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围坐于会议桌旁,等待老师的到来,这让我有些期待有些好奇。门开了,侯老师缓缓走进来,手上提着电脑包,嘴角挂着微笑,气质温润,笑着问我们:“大家怎么来这么早,都吃早餐了没有”。老师和我想象中的教授的形象不太一样,年轻很多,轻松很多。随后我们每个人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就开始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读书会,至此我也正式成为了侯门的一份子。

侯老师不仅是我的导师,也是我们班的授课老师。他上课时很喜欢用案列来讲解法条,深入浅出,层层剖析,主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引导同学们自主思考。老师总能带领我们发现法学理论中平时不常为人们所注意但又十分重要的点,然后扩展开来,启发我们的思维,常常让我们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时常觉得老师教给我们的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学习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能受到启发。老师曾经说过,之前他做学生时,觉得教授们讲课十分认真,每天风雨无阻,从不迟到,板书也是整整齐齐,但听着有些乏味。现在自己做老师了,才慢慢发现这种严谨的教学理念是多么珍贵和美好,自己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在传承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新颖性,尽量减少现在的学生们经历自己作为学生时的遗憾,自己当时想上什么样的课,现在作为老师,就尽量讲出什么样的课。我相信老师现在已经无限趋近于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喜欢他为人的低调内敛,喜欢他语言的轻松幽默,喜欢他教学的别具一格。虽然他的课不实行考勤,但来上课的同学依旧非常多,这样的人格魅力也让老师被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之一。

我们师门和老师见面的机会非常多,侯门的读书会是非常严格的,每周一次风雨无阻。在读书会召开之前我们还要将这周的读书笔记以邮件方式发送给老师。并且研一学生还要每周阅读十篇论文,提炼核心观点。研二学生每周要在阅读十篇论文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献综述。这让我们师门的作业量在各自班级领跑,我们常常私下调侃:“一入侯门深似海”,“只要导师选得好,周周都像在高考”,在研二下学期我曾特意整理了给侯老师发过的邮件,达40多封,平均每封10000字左右。老师常说,我们现在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因为读的书少,自己思考得少,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只有不断积累,我们才能厚积薄发,真正提出有效的问题。在每周的不断练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从研二开始便为毕业论文做准备,阅读相关文献,这使得我毕业论文的写作更加得心应手。两年的读书会,让我精读了两本法理着作,学习了阅读技巧,锻炼了思考能力,也收获了自己的论文选题。

侯老师在学术上十分严谨,但在生活中却是很随性的人,这也是他一直向我们传递的理念,学习工作要一丝不苟,而生活中要做一个有趣的人。每次师门聚会,老师都和开读书会时大不一样,爱说爱笑,有不停的包袱笑料,每次大家都在轻松愉快中度过。老师的微信头像和朋友圈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头像总是很有趣,而且常常更新,朋友圈的内容也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这同样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现在很多人只忙于工作学业,但忘了为什么出发,为什么这么努力,忘记了最重要的其实是幸福和快乐。在学习工作时,我们要认真,要严谨,要力求完美。而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松,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自得其乐。

三年时间,侯老师无论从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和鼓励,临别之际,寥寥数语,既是记录自己在侯门的点滴岁月,也是真切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希望老师工作顺利,家庭美满,桃李满天下,您永远是我们的男神。

友情链接 LINKS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法学院 2018 ©    联系电话:0431-85166014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东荣大厦